您好,欢迎访问武昌首义学院外国语学院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武昌首义学院_外国语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动态

云端上的声音 ——英语语音模仿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0-04-21 14:02:40 来源:外国语学院 阅读次数:

第八周是外国语学院19 级英语语音模仿实践周,也是大一新生进入学院后参加的第一次集中性实践活动,旨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检验语音训练的成果。通过跟听、模仿纯正经典的英语听力材料,对篇章听力、情景语境的强化训练,完成言语 输入;辅以教师课内外指导、学生反复跟读、背诵,潜移默化地完成言语输出,从而实现外语类专业学生发音和听力基本功的突破。

本次语音模仿实践活动,课程组的六位老师做足准备。提前开始进行学情调查和分析,设计线上语音模仿实践的可行性方案,通过反复的讨论和修改,最终制定沿袭了线下实践的竞赛形式。老师们带领学院全体19 级学生通过云端在线上圆满完成了从实践准备(集中和分散结合的线上指导)、班级初赛(预选、讨论和初赛)和年级决赛(决赛视频和云会议直播加试)等全部环节。老师们认为本次线上语音模仿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超出预期效果,突显两大特色。

特色一:云上信息化实践形式丰富多样。老师们指导学生利用英语趣配音、英语模仿秀等配音软件搜索和挑选适合的视频,利用学习通课程、QQ 群和云会议软件等组织和开展班级实践活动。在预选阶段,学生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发音,最后提交初赛作品参加预选。师生们依据评分标准,限时线上观看配音作品和打分投票,选出入围决赛的选手。决赛选手通过配音片段和抽取附加题两个环节展示语音水平和能力。


特色二:激发学习自主性、创造力,提升了信息技术能力。本次线上实践,大家都力求精益求精,投入成品数十倍的时间加大的练习、反复琢磨。1906 班的沈世豪同学总结道:我第一次配的时候,60 多句台词配了差不多 2 个小时!。不少同学通过本次实践,学会了多种音视频编辑软件和手机 APP 的使用方法。1905 班的黄梦兰同学还别出心裁地将自己的配音过程制作成花絮,通过花絮能看出她在配音过程中进行多次尝试并不断进步。

同学们热情地投入本次实践,展现了众多优秀作品。1901 班的谭晶同学,选择的片段台词量大、难度高、语速快,还包含演唱的片段,对模仿者的语音基本功要求极高。她投入数周的时间勤奋练习,听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不断琢磨用声音演绎人物性格的技巧,最后获得了同学们和所有评委老师的一致认可,以精彩的发音和声音表现力一举拿下一等奖,获得老师们的盛赞。

1904 班的黄陈婧娴和钟明两位同学组队参加,云配合非常默契,突出的表现也斩获了一等奖。她们说:最开始接触这个作品的时候,一句话都读不顺,更不要谈投入感情。也许是兴趣使然,每天就一遍又一遍带着角色的动作、感情读啊念啊!之后两个人合录了很多遍都不满意,要么有感情声音却高了和角色不符,要么声音沉下来又没有感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反复录制,不断完善,最终把音频和视频剪辑合成满意的作品!

1903 班的晏阳天同学,勇于创新,突破自我,选取了电影《勇敢者游戏》片段,经过无数次的练习,一人成功地担任了多个角色的配音。他在总结中提到,为了达到与原声一致,他想尽办法,试着模仿说话者的情绪、气势、口型,不同角色用不同声线。甚至为了配粗犷嗓音把嗓子吼哑去录制,为了配女声,用气音把声音压尖压细。最终,晏阳天同学获得了此次语音模仿实践决赛二等奖

实践周结束后学生们认真撰写实践总结,纷纷表示这次线上英语语音模仿实践活动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了对外国文化、语音练习的认识,收获颇多。课程组老师们希望疫情结束后,云端上的声音能继续回荡在熟悉的教室里,在课堂上真切的体会到学生们的成长和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