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原外语系)成立于2002年,现下设英语系(英语本科、 翻译本科、 应用英语专科)、大学英语教研室、英语学位考试及英语拓展课程中心。学院师资队伍雄厚,现有教职工90余人,副高及以上职称30余人,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讲座教授杨锐先生任我院客座教授,领衔我院教科研团队;国际化程度高,有海外名校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任教,先后有40余人次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进修培训;科研实力强,近年来,教师共主持国家、省、校级教科研项目五十余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十余部,发表学术和教研论文百余篇,获省、校级教学竞赛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办学条件优良,学院现有翻译实训室、人机共译实验室、语言实验室等8间。
作为校级“品牌”专业和“一流”专业,英语专业坚持“一专多能、一精多会、一凭多证、多方向发展”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夯实学生语言基础,拓宽知识结构,牢固确立“英语+教育”、 “英语+翻译”、“英语+经贸”等培养方向,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学科竞赛为抓手,鼓励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获取毕业文凭的同时,争取拿到英语教师资格证、CATTI口笔译资格证、BEC商务英语等从业资格证书,拓展学生就业面,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翻译专业于2018年3月获得教育部批准办学并同年招生,以产教深度融合为目标,与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办校内翻译实训基地,引入适合市场需求的教学设施,融合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借鉴企业机构的实践案例对学生进行翻译能力培养。目前已启动“人机共译”项目,将翻译技术有机融入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从而实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大学英语教研室和英语学位考试及英语拓展课程中心承担全校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位英语考试及拓展课程的组织。大学英语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的培养,丰富的课程资源、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广受学生欢迎。
学院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好,学生党支部获批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通过验收,英语1801班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多年来专业四级、八级考试通过率均超出同类院校的平均通过率;近几年英语系学生百余人次获得省、国家级学科竞赛奖;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项;考研率较高,每年均有优秀本科毕业生被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很多毕业生现已成为商界、学界和政界的骨干力量。
外国语言文学类
为顺应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实行英语大类招生,其中包括英语、翻译2个专业。新进校一年级学生按照大类进行培养,大类培养时间为一年。第二学年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英语和翻译专业的分流,并按各自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按英语大类招生,旨在为学生提供拓宽专业基础、充分了解并选择专业的良好平台。
(一)英语(本科,四年制,文学学士学位,校级品牌专业、校级一流专业)
本专业有3个专业方向:英语教育方向、英语经贸方向、英语翻译方向。
历经二十一载风雨砥砺,本专业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引进了先进的英语数字和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创建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人才培养质量广受社会好评。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立足湖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旨在培养思想政治觉悟高,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国际视野开阔,专业相关知识牢固,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一定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 有较强团队合作意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外事、外贸、司法、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从事英语口笔译、对外交流及教学研究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口语、听力、阅读、笔译、口译、写作、演讲与BP制辩论、英美文学、语言学、第二外语等。学生在修好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还需选修指定的专业方向(英语经贸、英语教育、英语翻译)课程。如: 外贸函电、电子商务;英语教学法、教育学;英汉/汉英笔译实践、口译理论与技巧等。
就业领域:英语专业是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专业,各个专业方向之间互通性强,就业面广。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连年就业率达95%以上,可在涉外机构、外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银行、保险、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或考研深造、留学和海外就业。
(二)翻译(本科,四年制,文学学士学位)
翻译专业于2018年3月获得教育部批准办学并同年招生,以产教深度融合为目标,与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办校内翻译实训基地,引入适合市场需求的教学设施,融合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借鉴企业机构的实践案例练习,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陆续建成了具有新文科特色的语言实验室、翻译教学实验室和人机共译实验室。目前已启动“人机共译”项目,将翻译技术有机融入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并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可以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具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和较宽广的知识面,熟悉翻译基础理论知识、中西语言文化知识,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和现代翻译项目管理技能,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胜任文化、外交、商务、科技、新闻、旅游、教育等领域的一般难度的口笔译工作及相关语言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现代汉语、汉语写作、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国家概况、高级英语、笔译、口译、交替传译、联络口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跨文化交际等。
专业选修课程:英汉语言对比、视译、旅游翻译、科技翻译、影视翻译、法律翻译、商务英语笔译、商务口译、本地化项目管理等。
就业领域:本专业学生具有广阔的职业发展通道,可从事口、笔译、英语编辑、海外营销代表、英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外贸、传媒、企业文职等。
(三)应用英语(专科,学制三年)
本专业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引进了先进的语言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创建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英语语言基本功扎实,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和数字技能,掌握国际贸易、涉外服务、英语翻译、英语教学等专业相关知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外贸、外事、教育、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从事英语外贸、英语教学、英语翻译、运营、对外交流等英语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汉/汉英翻译﹑实用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电子商务﹑英语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文秘英语等。
就业领域:本专业重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外贸﹑教学等英语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适应性强,就业面较广。学生毕业后可在涉外机构、涉外公司、科技公司、酒店、旅游公司、中小学等从事英语外贸、英语教学、涉外导游、英语翻译、涉外行政助理、运营、对外交流等工作。